当课堂从教室搬到绿茵场,当课本里的“长征精神”变成可参与、可体验的实践活动,一场“开放式思政课”,正以户外融合活动的方式,让“爱国”与“传承”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扎根。
10月23日下午,南充高中文峰校区的操场上热闹非凡。这里没有黑板与课本,却有着英雄故事的回响、模拟长征的挑战、共同创作的长卷、与歌唱祖国的嘹亮歌声——这是一堂以“实践”为课本、以“体验”为教法的融合思政、美术、音乐、体育、语文等学科的生动课堂。南充高中党委委员、副校长冉光国现场指导活动开展。
“分享英雄故事”环节拉开了活动序幕,这是一堂“行走的语文课”,更是一堂“有温度的思政课”。各班代表轮番登场,有的讲述红军小战士的勇敢事迹,有的朗诵红色经典诗句,有的演绎红军行军的小短剧。
一个个鲜活的英雄形象、一段段感人的革命事迹,让学生感受到英雄的无畏精神与红军的坚定信念,从心底萌发出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建立起“向英雄学习、爱党爱国”的朴素观念。
“重走长征路”是这堂思政课最“燃”的体验环节。学生们化身“小小红军”经历了“线”的跨栏、“穿越草地”的跳圈、“匍匐过山洞”的钻爬、“运送军粮”的负重平衡走、“胜利会师”的绕杆跑,每个关卡都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克服困难”的过程,这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长征精神“不怕艰险、团结协作”的具象化。
● “线”(跨栏):学生们双脚稳健跨过,志愿者在旁耐心引导动作,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序。
● “穿越草地”(跳圈):单圈单脚、双圈双脚跳的8组圈阵,考验着学生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 “匍匐过山洞”(钻爬):道具模拟匍匐情景,学生们沿绳子缓慢匍匐前进,每一次前进都是对毅力的挑战。
● “运送军粮”(轻负重平衡走):学生手持“军粮”,走横木至指定“军粮点”放下,“军粮”掉落便捡起继续,锻炼了平衡与耐力。
● “胜利会师”(绕杆跑):从“军粮点”S型绕杆跑至终点,组员共同拿起国旗,完成打卡。
共绘祖国华章是学生表达爱国情怀的“开放式美术课”。初中学生和小学二年级学生在百米长卷上共同勾勒出对祖国美好的畅想;其他学生则在原地创作红色故事绘本,将听过的英雄故事、感受到的长征精神绘入画中并装订成绘本故事。
当个人的作品汇聚成集体长卷,小幅的作品拼成英雄绘本,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个人力量能汇成集体成果”,也懂得了“祖国的华章需要每个人添彩”。
音乐老师带领学生挥舞红旗、大声唱响对祖国的热爱。嘹亮的歌声在操场上回荡,激昂的歌声汇聚了学生的情感,升华了活动主题,让爱国情感在歌声中强化。
从画笔间色彩的流淌到慷慨激昂的歌声里,从心中的认知变成大声的告白。这堂“开放式思政课”,没有传统的课堂边界,却让知识从课本走进了生活,让精神在体验中扎根。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先理解、再体验、后表达、终升华的方式,将思政、语文、美术、体育、音乐形成融入活动实践的“养分”;操场不再是单纯的场地,而是成长的“课堂”。
这场“思政课”早已不是一次活动,而是一颗种子——一颗“爱党爱国,传承先辈精神”的种子,终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10月9日,美术组开始筹备半日活动,老师们积极讨论活动形式,最终完成活动的整体策划。为了能够让活动顺利进行,学校领导及少工委干部进行活动指导,组织体育、音乐组研讨活动当天的任务规划。至此,在每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半日活动获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