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一个深夜,一群盗墓贼锁定了山东六曲山,他们坚信这里埋葬着康王,于是打算动手挖掘。警方早已在暗中监视,只等他们开始行动便立刻展开抓捕。可惜的是,盗墓贼的计划最终落空,让人不禁唏嘘不已。
为何盗墓贼会盯上康王的墓穴?这与一句流传已久的俗语有关:“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可康王的坟墓真的有如此神奇的力量吗?
历史上,封康王的人不在少数,但要真正能让山东富裕起来,必须是名声显赫、财力雄厚,而且封地在山东的康王。经过排查,唯一符合条件的,就是西汉时期被称作“胶东王”的康王刘寄。
首先,刘寄的封地就在山东;其次,他背靠显赫的家族——父亲是汉景帝刘启,开创了“文景之治”,让汉朝国力迅速提升;哥哥汉武帝刘彻更是名动天下,不仅击败匈奴,还通过盐铁政策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刘寄个人虽然不甚出名,但财富和地位都非同一般。此外,作为诸侯王,他在封地内可以随意收取财富,而山东本身又是当时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所以刘寄的财富可想而知。
也正因为如此,民间才有了“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穷”的传言。对于盗墓者来说,这意味着抢回原本属于民间的财富,是一种“合理化”的行为。于是历代盗墓贼都在山东寻找康王坟,不为全省富裕,只为自己先获利益。
那么康王坟究竟在哪?考古学家至今没有确切答案。盗墓贼认定六曲山有大墓,这倒不无道理,但那里的大多是墓葬群,与康王关系不大。
至于墓中财富是否能养活整个山东,学界也存在分歧。一派认为刘寄背靠父兄权势,墓中必有大量珍宝,足以支撑一个地区的财富需求;另一派则认为,康王墓可能非常简陋,几乎一无所有。支持前者的人指出,汉代诸侯王的墓葬一般都十分讲究,如中山靖王、昌邑王的墓中均价值连城,因此身份更高的康王刘寄的墓葬自然不会逊色。哪怕只有一两件稀世珍宝,加上汉代经典随葬物,也足够让山东“不受穷”。
反对者则认为,康王刘寄生前与皇位争斗有关,被哥哥刘彻忌恨。刘寄死后,刘彻下令简办丧事,并将原本准备随葬的财物全部收归国库。由此可见,康王坟极有可能贫瘠无比,财富并不惊人。


